「本文来源: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侯赛

正值年轻的你,是否有一天突然感到“为啥自己总是没精神?”严重疲劳,睡眠障碍和抑郁,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若有这些情况,你可能患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一项涉及6万多人的调查显示,我国慢性疲劳综合征患病率为12.54%。健康医院主任中医师符光雄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关节痛、肌肉酸痛——

慢性疲劳综合征易被忽视

通常,经过一夜睡眠,身体乏累、精神困倦的情况会有所缓解,若长久休息后仍然疲累,很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一种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症状,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咽喉肿痛、肌肉酸痛、无红肿的多关节疼痛等症状的疾病)。

WHO报道,全世界约有70%以上的人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据统计,美国每年有万人被怀疑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我国处于慢性疲劳状态的人群也在日益增长,多发生于35~45岁,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由于该病首发症状较多且无特异性,临床上往往易被患者及医师忽视,因此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早期预防、诊断,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往往是先发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些状态(如心动过速、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但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如果防治不当就可能出现有明确的心脏器质性损害。

处于慢性疲劳状态的人经常处在焦虑、忧郁、愤怒、沮丧等恶劣情绪之中。研究表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临床意义,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人患下列疾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一倍,如气喘、关节炎、头痛、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等。

久坐不动,睡眠障碍——

慢性疲劳综合征诱因多

为什么会产生慢性疲劳状态呢?

首先就是现代人喜欢“久坐不动”。符光雄指出,若每天连续坐6个小时,两周后肌肉就会开始萎缩,最大耗氧量降低,肌肉对运动状态的适应能力减弱,以前能一口气爬6层楼,现在可能爬2层就会疲累;久坐还会导致机体血液循环变慢,大脑中的血氧含量下降,会加快大脑疲劳。

其次,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指睡眠质量或睡眠行为异常,通常表现为躺在床上30分钟内无法入睡、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夜醒次数过多或比平时提前1小时醒且无法再入睡。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更不能清除白天产生的“废料”,从而使大脑的学习、工作和认知能力受损。

第三,病菌感染也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疲倦诱因。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使机体处于消耗状态,从而引起发热头晕、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焦虑是身体和心理对生活压力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它能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从而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

适度运动+良好睡眠——

调理要全面出招

如何调整慢性疲劳状态呢?符光雄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良好的睡眠合理的睡眠时间是每天8小时左右,以第二天精力充沛为宜。中医认为,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气血要回归肝胆经,而人体在睡眠时的气血需求较少,血液回到肝脏,使肝脏能够很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更好地产生蛋白质等有用物质,分解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使血液得到更新。

劳逸适度日常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适度、有张有弛。

适度运动运动强度一般应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疲劳或过度疲劳为宜。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jbw.com/kjschl/262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