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危急事件。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精神疾病患者因为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精神科的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中。因此,精神科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1.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如;当患者聚集在一起、过分拥挤、缺乏隐私及处于被动时,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强行入院和封闭式管理环境也容易引起患者的怨恨和反感,促使暴力行为的发生。另外,临床工作人员也可能由于工作态度和自身行为对患者的影响,而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了患者的暴力行为。如歧视或挑逗患者,管理经验不足,与患者的人际距离掌握不准确等,均可能对患者的情绪有消级的影响。

2.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及具体表现

(1)先兆行为

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动作

(2)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妄想性言语

(3)情感方面

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情感不稳定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坏;无力改变自身现状

3.暴力行为的预防

密切注意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若发现患者有暴力行为的先兆,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具体措施:

(1)交流技巧

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

①用平静低沉的声音与患者说话可以降低患者的激动程度,并避免不恰当的笑。

②可向患者说明工作人员关心、理解其心情,并会尽力帮助其摆脱困境,以减轻患者的激动程度。

③鼓励患者倾诉内心困扰,参与治疗决策,给其提供治疗信息。

④鼓励患者自己控制冲动,处于冲动早期的患者受到安慰后,可能会离开刺激性环境来增加对自我的控制。

护士采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护士应该将手置于口袋外面,避免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性的姿势,并调节身体位置,平视患者的眼睛,这样可使患者感觉是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常需要四倍于常人的空间。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个人空间,会让其感到威胁,从而激发其攻击性。因此,护士在接近患者时应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紧握拳头、面部肌肉紧张或转身走开等都提示患者可能感到威胁,应立即纠正与患者的距离。

(2)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士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

(3)环境管理

保持环境的安静与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可使患者感觉到安全。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为,并增加其适应性的社会功能。要管理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被冲动的患者拿作攻击的工具。

(4)患者教育

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应鼓励患者探讨自己被尘封的、忽视或压抑的情感,与其一起讨论情绪的表达方式,向其提供处理愤怒情绪的一些实用方法,如体育锻炼、改变环境、听音乐等,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

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发生时,首先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

(2)控制局面

可以指定一位工作人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疏散其他围观患者离开现场。

(3)解除武装

语言制止无效时,一组人员转移患者注意力,另一组人员乘其不备快速夺下危险物品。

(4)隔离与约束

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使用,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使其不会伤害他人或自己,帮助患者重建行为控制的能力,并减少对整个病房治疗体系的破坏。

①隔离

将患者与他人分开,隔离于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隔离的原则是封闭、孤立及减少感官刺激。

②约束

(5)行为方式重建

暴力行为控制后,应运用心理治疗等来对患者进行长期性的行为干预。目前常用的方式是行为重建。

赞赏

长按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jbw.com/kjscys/187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