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精神病”。自贡市自流井区人邓明(化名),从中学起便患上了精神病,家人怕传出去丢脸,把他关在家里20多年……去年才被送往当地精神病院,现在他已成功康复并回归社会,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然而更多人们对于精神疾病与精神病患者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一精神病会传染“一说到精神病人,很多人对其是歧视的。”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谭樨说,精神疾病跟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等是一样,仅仅是一种疾病。不同的是,感冒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传染,但精神疾病是不会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染的。从病理学上讲,精神疾病发病原因不明确,但肯定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造成的。比如,有时候病人家属会问医生,病人是不是因为一次吵架或一次刺激就发病了。其实,这次刺激也许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就不会发病,这也能说明单一因素不会造成精神疾病。谭樨认为,大众对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病的恐惧,源于对该病的不了解。真正了解之后,会发现精神病人也有正常的情感需求,也需要大众去尊重和关爱他们。误区二精神病人等于疯子在大众的普遍观念里,精神病人就是危险的疯子,谭樨认为,这种说法太片面,可能还带有一些偏见。精神疾病种类非常多,且有系统的诊断标准,简单来说可以分为重性和轻性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精神发育迟滞等;轻性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身心疾病,这一部分往往患病人群较多。大众对精神病人认知里面的疯子应该只是指重性精神疾病中的一小部分。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其行为是常人无法预估的,所以在大众眼里精神病患者更容易暴力伤人。但有调查数据显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倾向或行为的人约占8%——10%,而在未患精神疾病的普通人中则有近20%的人使用过暴力。也就是说,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人数是低于普通人。误区三精神疾病不能治愈谭樨介绍,精神疾病需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但由于情感不能接受和经验欠缺两方面的原因,很多人不能及时发现家人和朋友患有精神疾病。判断身边的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长时期内,一个人和他自己过去以及周围的人完全不一样,就有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对于精神病患者同样可以进行药物治疗。目前,精神病药物已经进行了两代变革,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在副作用方面,比老一代要小很多。用药时会把药物的副作用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了解到他们在意的是哪些方面,不能接受的是哪些药物的副反应,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用药。精神疾病有可能反复发作,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对其融入社会造成障碍。这些现实对于精神病患者都很残酷。但在精神疾病领域里,还存在一个经典的说法——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病人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发展越来越重,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三分之一病人的病情有一定波动。最后三分之一的病人通过治疗可以痊愈,他们只要坚持定期复查、吃药,就和没患病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差别,也可以做一些正常的工作,甚至有病人康复后还能够管理好一间公司,所以患上精神疾病并非一辈子治不好。认识精神类疾病避免落入四大误区精神类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然而,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有些人认为远离精神疾病患者就能远离精神疾病;有些人将精神疾病患者于“疯子”画等号;还有些人对于心理问题讳疾忌医,认为只要去看心理医生就会被说成是“精神病”。医院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干预专家王奕權副主任医师指出,正确认识精神类疾病须避免四大误区。误区一精神疾病会传染王奕權医师介绍,精神疾病分为重性精神疾病和轻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等。轻性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应激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等。   重性精神疾病和轻性精神疾病的最大的区别是,是否会出现社会功能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会出现乱讲话、行为失控;抑郁症可能会有自杀自伤的行为等,这些行为都超出了患者应有的社会功能的标准。焦虑症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得比较难过但不会选择太极端的行为。精神疾病不是传染疾病,而是由遗传、环境、个人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误区二精神疾病患者都是“疯子”有些人经常会将精神疾病患者称为“疯子”,其实也是一种错误且不尊重的称呼。王奕權医师说,大家经常讲的疯子其实多数就是重性精神障碍发病期表现。因为疾病的原因,患者的言行上出现会一些脱离正常的表现,有时甚至于熟悉他们的亲人都没有办法理解的。   不可否认,有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暴力伤人,胡言乱语等等情况,有些人就会认为这类患者是危险的疯子,其实这些异常行为与患者的疾病类型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精神分裂症。简单来说,这类患者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不过,这些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例如,有些患者乱讲话,是因为患者觉得他的大脑里出现了另外一个人在不停地跟他讲话(幻听),这样患者就会不分场合地不停讲话。有一些暴力伤人的患者,多数是因为患者觉得其他人会威胁他,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家人都参与进去,而患者应对这些“危险”方式就是先发制人的出现暴力行为。“对于这类患者,家人、朋友等需要的是及时地带患者就医。在平时与患者的交流中要避免精神病、疯子等词语,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尊重和理解。”王奕權医师说。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患者伤人的情况,建议首先要注意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必要时可报警处理。   另外,现在也有很多被精神病现象严重影响了个人生活。因而,对于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必须到专业的医疗场所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经过系统的评估,才能得出诊断结论。老百姓平时不要把精神类疾病当成一种玩笑,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但是当身边的亲友出现问题时,需要给其信心,要减轻他们对这种疾病的病耻感。误区三精神疾病无药可救有些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无药可救的,其实不然。王奕權医师指出,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全病程治疗。从药物治疗的疗效来讲,治疗的效果要因人而异,不过目前据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60%~70%。   除了药物治疗,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也必不可少。“很多时候是某些因素促发了精神疾病的发作,针对这些促发的因素或者是个体的个性特点,在药物治疗时联合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奕權医师说。   家属在照顾患者时应以鼓励沟通关心为主,不要有谩骂、侮辱或者是忽略不管等行为,适当地给患者创造一些跟社会接触的机会,多与他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康复训练对患者最终回归社会是有帮助的。   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很多家庭因家中有精神类疾病患者而因病致贫的现象,杭州市绝大多数社区都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帮扶工作。对于需要帮助的家庭现采取免费服药、住院减免、节日慰问等方式。误区四看了精神科医生就是得精神病有些人对精神类疾病讳疾忌医,也有些人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会加重病情,加重心理负担。   王奕權医师认为,大家应该对精神医院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回避,如果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诊治,与医生积极互动,合理地采纳医生给出的建议。“看待精神疾病要像看待其他普通疾病一样,患了病就去看医生,不需要害怕和逃避。精神科医生与其他医生并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治病救人,所以患者在面对精神科医生时不需要有心理负担。”王奕權医师说,精神科医生在治病之余更多的是人们的心理疏导师,出现心理问题又难以纾解的朋友,不妨和心理医生聊聊,寻求最佳的舒缓心情的方法。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bjbw.com/kjschl/18692.html

------分隔线----------------------------